研制背景
相对"飓风"和"喷火"战斗机来说,美国共和飞机公司的P-47"雷电"显得五大三粗,开始让人有些难以接受,甚至被飞行员拒绝使用。可是,没过多长时间,很多飞行员就喜欢上了它。虽说因此,P-47一经使用证实其优势后,便受到了部队的欢迎,订单不断"飞"向共和飞机公司。各型"雷电"飞机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在欧洲和太平洋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少数几种曾大量生产并屡立战功的著名战斗机。
只要提起P-47"雷电"飞机,就不能不提到亚历山大。舍维尔斯基(AlexanderSeversky)与亚历山大。卡特维利(Kartveli)两个俄国人,和他们所创建的共和飞机公司。舍维尔斯基原是沙皇俄国的一名飞行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击落过数架德国飞机而小有名气。1917年因航空技术事宜去美国工作,曾在美获得过多项专利,后加入美国籍。由于他是飞行员出身,酷爱航空,于是在1933年在新泽西州的法明代尔市搞了个以他自己名字"舍维尔斯基"(Seversky)命名的飞机公司。正在这时,又从巴黎来了另一位俄国人--卡特维利。他是一个飞机设计师,共同的志趣使他们走到了一起。先是两人合作设计了SEV-3水陆两用飞机和P-35战斗机。1939年秋,两人在舍维尔斯基飞机公司的基础上创建了后来很有名气的美国共和飞机公司,舍维尔斯基出任董事长,卡特维利为总工程师。
1939年9月,欧洲战争爆发,法西斯的气焰非常嚣张,盟军急需大量前线作战飞机。同年11月,刚刚成立不久的共和飞机公司临危受命,开始研制一种新的战斗机。
衍生型号XP-48B
只建造了一架原型机,装备单台XR-2800-21星型活塞发动机,功率1,850马力(1380千瓦),稍后的生产型达到了2,000马力(1491千瓦)。1941年5月6日,布拉伯罕姆(LowryL。Brabham)驾驶XP-47B首飞成功,此时距开始研制仅仅8个月。XP-47B立即成为当时最大的单发战斗机,正常起飞重量5,482千克,几乎是同时代战斗机的两倍。在首飞过程中,因为发动机排烟进入没密封严的座舱,飞行员被迫做了紧急迫降。其18气缸的XR-2800-21星型活塞风冷发动机在7,863米能提供1960马力(1,462千瓦)的功率,使XP-47B的最大时速达到663公里/小时,比设计时速提高了19。3公里/小时,并能在5分钟内能爬升到4,572米。XP-47B空重4,168千克,正常起飞重量5,482千克。1942年8月8日,唯一的一架XP-47B失事坠毁。
技术特点整体设计
从外表上看,P-47B飞机机身圆胖,长度为10。7米。前机身装有一台星形18缸活塞式发动机,配有一副尺寸较大的四叶螺旋桨,直径为3。65米(从P-47J型起螺旋桨的直径更大,达到4。5米)。飞行员的驾驶舱位于机身中部上方,尾部为倒T形尾翼,起落架为后三点式。采用双梁结构的中下单翼,略带上反角,平面形状为椭圆形,展长12。4米。两侧机翼前各装有3挺口径为12。7毫米的白朗宁式机枪,每挺备弹200发以上。P-47D型飞机两翼又各增加一挺,使机枪总数达到8挺,此外机身和翼下还设有多个外挂架,可挂炸弹和火箭等,最大外挂量为1,135千克。由此可见,P-47战斗机的火力是很强的。但是,为了多装或多带武器,势必要影响飞机的其它载荷和性能,如一架飞机的有效载荷是一定的,装武器多就必然会装燃料少,燃料少又会影响到飞行距离和飞行时间等性能。P-47起初的型别,座舱前方有两个油箱,两翼内各有一个小型软油箱,总载油量只有1,190升,作战半径不足400公里,续航时间仅2小时。也就是说,用牺牲航程和续航性能的办法来加强飞机的火力。
P-47N在机翼根部加装了油箱,机翼尺寸也相应加大,增大了飞机的航程。P-47M是一种速度最快的型别,最大时速接近800公里,曾击落过德国的Me262喷气式战斗机。最重要的型别是P-47D,许多重大改进都是从D型开始的,如上述的加装机枪和俯冲襟翼等,它本身也形成了个小系列,有多种小改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