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乌头西伯利亚乌头(变种)与细叶黄乌头的区别:叶分裂程度较小,中全裂片深裂不近中脉,末回小裂片三角形至狭披针形。与牛扁极为相近,区别点只在于茎和叶柄的毛茸特征,牛扁的茎和叶柄只有反曲并紧贴的短柔毛,而西伯利亚乌头的茎和叶柄除了反曲的短柔毛之外还有开展的较长柔毛。
分布范围在中国分布于新疆(巴里坤)、甘肃、宁夏(径源)、陕西、河南西部、山西、河北西部和北部,内蒙古、吉林和黑龙江。生海拔420-2200米间山地草坡或疏林中。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根供药用,有镇痛之效,治风湿等症。
附方
【药 名】:西伯利亚乌头
【拼 音】:XIBOLIYAWUTOU
【来 源】: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西伯利亚乌头的根。
【功 效】:祛湿止痛。
【主 治】:治风湿痹痛等痛证。
【性味归经】:苦,温。入肝、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一5克。
【别 名】:黑尾大艽(河北)、黑龙江(内蒙古)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新疆、河南西部。
【拉丁名】:Aconitum barbatum Pers. Var hispidum DC-A. Sibiricum Poir
【考 证】: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中药化学成分】:根含二萜类生物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