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面副沙鳅的生活环境 点面副沙鳅的形态特征及繁殖方式

形态特征

  颅顶具前囟。须3对,其中吻须2对,口角须1对,后伸达眼中央或超过。

  背鳍前距为体长的48一51%;最长背鳍条短于头长。腹鳍起点约位于背鳍第一根分枝鳍条下方,末端近达肛门。肛门至腹鳍基的距离为腹鳍基至臀鳍起点距离的50一58%。尾鳍上叶短于下叶。侧线完全,平直。颊部有鳞。鳔相当特化,前室为骨囊所包,后室长仅为前室之半。肠管稍短于体长。脊椎骨4十37一39。背部棕灰色,腹部浅黄色。背部和体侧具12一18条棕黑色垂直带纹,这些带纹在幼鱼甚为明显,且延伸至腹部,成鱼明显或模糊。尾鳍基中央具一明显黑斑。头背部和侧面散布许多黑斑点。背鳍具3~5列由斑点组成的不规则斜行条纹;尾鳍上下叶具4~5条斜行黑带纹;臀鳍具黑带纹或缺如;偶鳍背面颜色较深。

生活环境

  小型底层鱼类,栖息于江河砂石底的浅水处。常见体长100~200mm。分布于长江、闽江、珠江等水系。

繁殖方式

  为多次性产卵鱼类。在自然条件下,4月上旬开始繁殖,5一6 月是产卵盛期,一直延续到9月还可产卵。繁殖的水温为18一30 ℃ ,最适水温为22一28 ℃。

本文网址:http://m.v622.cn/a/32/785.html

. 广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