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发展
纪念澳新军团上个世纪八十替换珀斯级驱逐舰年代澳大利亚首先展开一项名为"新水面作战舰艇"(New Surface Combatant ,NSC)的计划,打算建造一批新护卫舰。纳入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的教训,着重于反导弹防御以及中弹后的损管与生存性等。皇家澳大利亚海军将范围锁定在大约3600吨的水面舰艇,当时澳大利亚评估本身造舰工业没有能力自行设计、研发整合出这样的舰艇,所以决定采购西方军火市场上现有的设计,搭配澳大利亚自行开发的作战系统,并根据澳大利亚的需求来选择装备。1986年初,澳大利亚针对NSC的需求展开审查,并在同年底正式提出,主要任务是巡逻防卫澳大利亚广大的专属经济海域(Economic Exclusion Zone,EEZ)。
当澳大利亚进行NSC的同时,皇家新西兰海军也在规划新一代的水面舰艇(需求为4艘),对皇家澳大利亚海军的NSC计划产生很大的兴趣,双方遂展开协议,将此计划变更成为两国共通的造舰计划。在1987年3月,澳大利亚与新西兰针对此计划签署了备忘录,计划名称改成澳新军团级(ANZAC class);采用一次大战时期派至欧洲战场的澳新联合军团(Australian New Zealand Army Corps,ANZAC),意味希望两国再缔造一次成功的的军事合作。[1]
设计特点船电设计
澳新两国的澳新军团级采用相同的装备,二号塔状桅舰首杆上装有一具AN/SPS-49(V)8 C/D频对空搜索雷达,一号主桅顶端则有一具易利信(Ericsson)的海长颈鹿(Sea Giraffe)9LV 453 TIR G/H频对海/对空搜索雷达,一号主桅前方有一具负责导控RIM-7P海麻雀导弹与舰炮的CelsiusTech 9LV 453 J频火控雷达雷达,后端也与雷松(Raytheon)Mk-73 Mos 1连续波(CW)照射器整合,以注入制导海麻雀导弹所需的照射信号。澳新军团级的作战中枢为诺贝尔科技的9LV 453 Mk3型战斗管理系统,皇家澳大利亚海军最后一艘澳新军团级柏斯号(HMAS Perth F-157)的战斗系统则为改良后的9LV MK3E。[2]
电子战方面,本级舰配备Thorn EMI modifi舰尾ed Spectre A电子支援系统、Telefunken PST-1720 Telegon 10电子对抗系统以及四具美制MK-36 SRBOC干扰弹发射器,并预留安装美制AN/SLQ-25拖曳式鱼雷对抗系统的空间。水下侦测方面,本级舰配备Thomson的Sintra Spherion B舰首主/被动声纳,舰尾并预留安装拖曳阵列声纳的空间。澳新军团级的资料传输系统包括Link-11资料链以及SHF卫星通信系统等; 皇家澳大利亚海军从三号舰瓦拉蒙格号(HMAS Warramunga,F-152)开始装备MILSACTOM卫星通信系统,以便与美国或其他北约盟国武力遂行协同作战。[3]
基本数据参考诸元
标准排水量
2500吨
满载排水量
3600吨
舰长
118米
舷宽
14.8米
吃水
4.35米
动力
CODOG
1×LM-2500-30燃气涡轮/30172
2×MTU 12V 1163 TB83柴油机/8840
双轴
乘员
185人
最高速度
27节
续航力
6500海里/18节
船电系统
雷达
1×SPS-49(V)8 2D长程对空搜索雷达
1×LV 453TIR对空/平面搜索雷达(澳大利亚拆除后改为CEA-FAR多功能相控阵雷达,2010年)
1×Atlas Electronik 9600 ARP导航雷达
1×CEA-Mount相控阵照明雷达(2010年澳大利亚拆除SSCWI后改装)
声纳
1×Thomson Sintra Spherion B舰首主/被动声纳
1×Thomson Marconi TMS 5424 Petrel障碍物回避声纳
作战系统
9LV 453 Mk 3(F-150~156)/ 9LV Mk3E(F-157)战斗管理系统
舰载武装
舰炮
1×MK-45 Mod4型 5英寸舰炮
导弹
1×八联装MK-41垂直发射系统(最多可装置二组。早期装填8枚RIM-7P海麻雀点防御防空导弹,日后换为32枚ESSM导弹)
2×四联装鱼叉反舰导弹发射装置
近防
1×密集阵近迫防御武器系统(新西兰版)
鱼雷
2×三联装324mm MK-32鱼雷发射管(使用MK-46或MU-90鱼雷)
舰载机
1×S-70B-2或SH-2F/G反潜直升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