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秀兰
1950年11月18日生于宁夏西吉一个宗教家庭,父亲是德高望重的开明大阿訇。1968年高中毕业上山下乡,1970年参加工作,曾任工人、教师,1985年调《宁夏政协报》任记者、编辑,1992年任银川市文联《黄河文学》杂志社副主编,曾任宁夏自治区妇联常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
个人作品小说集
于秀兰作品封面《流逝》
小说
《疙瘩沟的喜事》
散文
《系在钥匙上的铜铃》
《那片闪光的黄土地》
散文集
《芳草落英》
《兰亭心雨》
报告文学集
《只要光明作证》
《老人的话题》
《心灵的颜色》
个人荣誉小说《疙瘩沟的喜事》获宁夏自治区少数民族文学奖。
散文《系在钥匙上的铜铃》获宁夏自治区优秀文学奖。
散文《那片闪光的黄土地》获1992年中外文学艺术作品文学类优秀作品一等奖
散文集《芳草落英》获自治区文学创作二等奖。
报告文学《老人的话题》获国际老年人征文大赛二等奖,
《系在钥匙上的铜铃》等作品多次获省、区奖。作品被收入多种文集。1988年被银川市委、市政府记一等功一次。
主要生平事迹被收入《回族当代文艺人物辞典》、《中国当代文艺群星辞典》、《中国文艺家传集》和《回族人物辞典》。[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