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军政研究》讲述了:历史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她不仅记录着人类、民族、国家及社会的发展演变历程,传承着文明的智慧和种子,而且昭示着未来的趋向。人们说:历史是一面镜子,因为她为当代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其实,历史又是了解现实的一把钥匙,因为她提供的经验教训,使人们能更理性地把握和认识现实。
作者简介陈峰,历史学博士,西北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教授暨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历史学会副会长等。
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特别是宋史领域研究,已出版个人专著《北宋武将群体与相关问题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版)、《武士的悲哀--北宋崇文抑武现象透析》(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漕运与古代社会》(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等,已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图书目录试论宋朝"崇文抑武"治国思想与方略的形成
现实应对与精神抵触
--宋代主流意识支配下的武力战争观及其实践
宋代军功集团在政治上的消亡及其影响
从枢密院长贰出身变化看北宋"以文驭武"方针的影响
北宋"将门"现象探析
--对中国古代将门的断代史剖析
试论宋初武将精神状态的转化及其影响
北宋皇室与"将门"通婚现象探析
北宋武将群体素质的整体考察
论宋初三朝的禁军三衙将帅
北宋潜邸出身将领述论
都部署与北宋武将地位的变迁
北宋后期文臣与宦官共同统军体制的流弊
宋初名将郭进事迹述评
从呼延赞事迹看宋初朝政路线的演变
从名将狄青的遭遇看北宋中叶武将的境况
宋朝儒将的角色与归宿
--以北宋张亢事迹为中心考察
从定都开封说北宋国防政策的演变及失败
"平戎万全阵"与宋太宗
北宋御制阵法、阵图与消极国防战略的影响
宋代主流军事思想及兵学批判
简论宋朝武将培养选拔体制的缺陷及影响
政治选择与宋代文官士大夫的政治角色
--以宋朝治国方略及处理文武关系方面探究为中心
从"文不换武"现象看北宋社会的崇文抑武风气
何去非的选择与宋朝社会风尚、价值观的转变
北宋御辽战略的演变与"澶渊之盟"的产生及影响
北宋讲武礼初探
宋代的军将和军大将
北宋漕运押纲人员述略
南宋的机速房与边防
中国古代阵法演化概论
"人乎于情,近乎于理"
--《北宋武将研究》评析
《南宋地方武力--地方军与民间自卫武力的探讨》读后
2000年以来宋代军政研究概述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