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孕育天才
1899年农历9月8日,王殿玉降生在郓城县侯咽集镇徐桥村一个贫苦家庭里。他幼年丧母,不久父亲也因病去世。6岁那年患上天花,因无钱医治,导致双目失明。
其兄长谋生艰难,无力照顾瞎眼的幼弟。他终日流浪在附近村庄街头,以讨饭为生。因为双目失明,在家排行第二,故而众人皆呼他"二瞎子"。
九岁从师马玉修学占卜算卦。10岁那年,二瞎子引起一位善人的怜悯,此人在一家中药铺里找来一个盛放银元的竹筒,又找来一根小竹竿,把竹筒打通,用桑皮纸蒙上一头,用两根丝弦,加上两个上弦的把手,在马尾巴上薅下十几根马尾,拴在一根藤条上做弓子,制成了一把简易的小胡琴,交给他用作讨饭的工具。这把自制小胡琴拉起来虽然五音不全,却也嗡嗡有声。不论到了谁家门前,吱吱呀呀地胡拉一通,虽不悦耳动听,倒也能很快引起主人家的注意。
过去农村为看家护院养狗者甚多,乞丐们对看家狗的警觉特高,尤其是盲人,感触最为灵敏。职业使二瞎子对狗叫声是再熟悉不过了,为了"以牙还牙",二瞎子便用心琢磨狗咬的声音,并用手中那把低级的胡琴去表现。慢慢地,他就用它拉出了各种不同的狗叫声。后来,他还能同时模仿出几只狗的叫声,有时他的"狗叫声"会把咬他的狗吓得"退避三舍"。
接着,他又用手中的自制小胡琴学会了鸡鸣猫叫以及多种虫鸟的声音。
不久,又一个好心人见他用自制的小胡琴影响效果的发挥,便顺道从济宁捎来一把劣等货色的真胡琴送给他。他拉起来更是得心应手,开始从动物转向人类,男人、女人、大人、小孩的各种声音无所不能。如:洞房私语、婆媳吵架、丈母娘相女婿、猪八戒背媳妇等等,听起来惟妙惟肖。
后来,他的模仿扩展到戏剧领域。能用一种乐器模仿如此众多的声音而且达到了能够乱真的程度,有人称他为"神童"、"天才",他成为郓城县的著名民间艺人,人们开始对他刮目相看。
个人成就王殿玉二十岁开始出名,在上海、武汉、南京、重庆、桂林、济南、天津、北京等四十多个大中城市演出,名扬全国,被誉为"希有之奇才、罕见之绝技,丝弦圣手"。从20世纪20年代起,就在坠琴的基础上,为加强演奏效果,他潜心琢磨,对坠琴进行了改造,对自己使用的乐器进行不断的改造,加高琴杆,加长弓子,加粗弓毛,扩大了音域,创造出一种长琴杆、铜质大琴筒、音量大、音域宽、音色似人声高近两米的丝弦乐器,1957年定名"大雷",又称"擂琴"。
代表作品王殿玉的代表曲目有《笙管合奏》、《鸡鸣犬吠》、《胜利锣鼓》,仿拉王人美唱的《渔光曲》、德沃夏克的小提琴曲《谐谑曲》,谭鑫培的《卖马》、刘鸿声的《斩子》、汪笑侬的《朱买臣休妻》、梅兰芳的《风还巢》、《贵妃醉酒》、余叔岩的《空城记》、马连良的《借东凤》、程砚秋的《碧玉簪》、白玉霜的《玉堂春》,新凤霞的《刘巧儿》、刘宝全的《战长沙》等数十种类别、一百多出戏的唱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