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88篇,包括通讯作者论文26篇,第一作者论文35篇,其中《Science》2 篇、《J. Am. Chem. Soc.》6篇、《Angew. Chem. Int. Ed.》9篇、《Nano Lett.》7篇、《Adv. Mater.》5 篇和《Chem. Soc. Rev.》1篇。部分研究成果已获得美国专利1 项,获得国内专利4 项。研究论文已被引用8000余次(H-index 为46),其中15篇论文单篇引用过百次, 最高单篇引用1400余次。发表在《Science》上的论文,未经修改直接发表,论文发表后被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美国广播公司(ABC)、英国广播公司(BBC)、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路透社(Reuters)、麻省理工技术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每日科学(Science Daily)、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化学与工程新闻(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等愈80家国际媒体、网站报道转载。发表的论文中有9篇论文刊登在《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Chem. Soc. Rev.》等期刊封面上,13篇论文被选为most-cited或most-accessed articles。
总结1996年-200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系00班,化学物理学士学位
个人事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熊宇杰教授课题组设计出一类具有原子精度壳层结构的助催化剂,在降低贵金属铂助催化剂用量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光解水制氢性能,为开发低成本、高性能光催化材料提供了新的途径。该成果于2015年10月15日在线发表在国际重要化学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上,并被选为该期刊的"非常重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