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陀罗的主要神祗 跋陀罗的来源含义及名僧介绍

来源含义

  跋陀,跋陀罗 均来自于古梵文Bhadra,是古印度地区(印度,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常用名。是多位印度教,佛教神祗的讳名,以及佛教内传的多位名僧本名。

主要神祗

  普贤菩萨(Samantabhadra 佛教,意译:贤王,普贤),汉传佛教四大菩萨之一。

  过江罗汉(佛教),第六尊者,跋陀罗尊者,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之一。

  跋陀罗龙王(印度教),须弥山守护神,黑天八后之一,天龙八部中龙部(那伽)七龙王之一。

名僧介绍

跋陀

  (Buddhabhadra佛陀跋陀罗,南北朝/北魏)

  佛陀是称谓。少林寺首位住持,东天竺(今印度)人,跋陀六岁丧父,自小与母亲以纺织为生,后皈依佛门,20多年未能修成正果,后得高人指点,称其与震旦(今中国)有缘。于是,跋陀开始周游列国,经西域诸国,达北魏国都平城,受孝文帝接见,跋陀为孝文帝讲授《十地》佛经,深为孝文帝所敬信,遂礼为上宾,为他开设禅林,凿石为龛(即云岗石窟)。北魏国都迁至洛阳后,孝文帝又在洛阳为跋陀建造佛院。因跋陀喜欢幽静之地,孝文帝又在嵩山的少室山下为他建造少林寺,让其传法。

本文网址:http://m.v622.cn/a/32/50050.html

. 广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