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号:清德宗光绪八年;壬午年(马年)
大事记清国在朝鲜取得治外法权
美国颁布1882年排华法案,在移民方面对中国劳工严加限制。
上海玉佛寺建成。
1月3日(清光绪七年1月14日)--张之洞任山西巡抚。
1月 14日--上海《申报》记者通过天津-上海间有线电报电路,拍发新闻专电,这是中国第一则新闻电讯稿。
2月 21日--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开通了第一个人工电话交换所。
3月 20日--日本东京都恩赐上野动物园开园,是日本最早的动物园。5月 22日--朝鲜与美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朝美修好条约》。
5月20日--德、奥、意3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即《三国同盟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三国同盟的形成
8月20日--俄国音乐家皮特·伊利奇·柴可夫斯基完成了传世名作《1812序曲》。
9月,美国发明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建立纽约市珍珠街发电厂,
是第一座中心发电厂。
9月30日--开始运作世界第一座水力发电厂(威斯康辛州爱波顿市狐狸河上的水坝是设置全世界第一座水力发电厂的地点)。
郭霍 (Koch) 首先由肺结核病人痰中发现了结核杆菌并且证实结核病的病原是结核杆菌。
电话线开始采用双绞线。
历史记载朝日订立《济物浦条约》
光绪八年(1882)七月,日本公使花房义质借口朝人焚毁日本使馆,要求朝鲜赔款谢罪,并限三日内答复。朝相闵泳翊请求暂缓时日,以待清廷态度。七月十七日,经李鸿章示意,朝鲜大臣李裕元与日使签订了《济物浦条约》,规定朝鲜赔款五十万日元,并向日本谢罪。日本取得在朝鲜的驻兵权利,并声称与中国有同样的出兵权利。
中朝订立《水陆通商章程》
光绪八年(1882)八月二十日,天津海关道周馥、候选道马建忠与朝鲜大臣赵宁夏、鱼允中在天津议定《中朝水陆通商章程》,规定:北洋、朝鲜互派商务委员驻汉城、天津,朝鲜人民在华受中国法律管理;中朝自由捕鱼、自由贸易,互相往来,招商局船只定期在中朝间航行。
中法商订越事办法
光绪八年(1882)十月十七日,法国公使宝海到天津,与李鸿章商谈越南问题,提出先商边界及商务,并要求中国撤兵。十八日,李鸿章派马建忠与宝海商订越事草案三条:一、越南向中国进贡,中国撤兵,法国声明无侵占越南土地、损害越南主权之意;二、越南开放保胜(黑旗军根据地);三、中越以红河为界,允许红河通航。十月二十二日,清廷批准这一草案,同意驻北圻清军后撤。
中法签订越事备忘录
光绪八年(1882)十月十八日,李鸿章派马建忠与法国公使宝海在天津商订了越事草案三条,即中国撤兵、通商、中法分巡红河南北。十一月十一日,李鸿章与宝海又根据以上协议,在上海签订了越事备忘录,拟定越南事宜三条:一、中国若从越南撤兵,法国则不侵占越南土地,不贬削越南国王治权;二、开放保胜(老街)为商埠;三、在云南、广西界外与红河中间之地划定界限,北归中国保护,南归法国保护。法国政府没有批准这一草约,并于光绪九年(1883)正月二十六日将宝海撤回。四月初九日,法国议会通过以五百五十万法郎作为远征越南军费。茹费理内阁派遣孤拔、波特等人先后率兵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