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的中国消防 消防的发展历程及中国消防徽章

发展历程

名词起源

  "消防"一词,最早于西晋传入日本,于近代传回中国。在江户时代开始出现这个词。最早见于亨保九年(清雍正二年,1724年),武州新仓郡的《王人帐前书》,有"发生火灾时,村中的'消防'就赶到"的记载。到明治初期(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消防"一词开始普及。但"消防"的根在中国。日本的文字是从中国的汉字演变而来,汉字早在西晋太康五年(284年)就开始传入日本。"消防"一词不仅字形与汉字完全相同,字义也无差别。"消防"一词的出现,充分反应了当时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密切。火灾与消防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命题。在各类自然灾害中,火灾是一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发生频率很高的灾害。这种灾害随着人类用火的历史而伴生;以防范和治理火灾的消防工作(古称"火政"),也就应运而生。

中国消防

消防

  消防部队为行政编制,成建制划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承担灭火救援和其他应急救援工作,充分发挥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的作用。各省最高消防机关为厅消防局(厅/处),也称XX省消防总队、XX省消防局。市级消防机关为XX市消防救援分局,也称XX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下属消防大队。消防大队下属各中队,以街道名称命名,比如广场中队、高新区中队等。

  发展历程

  全国新建公安消防队(站)1200多个,新增消火栓20多万个,新购消防车辆6200多辆;

  "清剿火患"战役中,各地消防部门共检查单位2500多万家,督促整改隐患1.5亿余处。是我国消防事业发展历程中的一组数据。

  2009年,也就是2009年8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就湖南消防英雄宋文博的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要大力宣传宋文博同志的感人事迹,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的消防队伍"。随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主持召开部党委扩大会,组织认真学习领会,研究加强改进消防工作和队伍建设。

  全国公安消防部队深入开展"三句话"总要求学习实践活动,努力锻造现代化公安消防铁军,有效维护了消防安全形势稳定。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消防经费投入增加

  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后,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把消防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消防工作地位显著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

  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消防工作汇报,国务院专题研究部署,出台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中宣部、中央综治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实施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等规范性文件;与此同时,省、市、县三级政府普遍出台了消防五年规划、下发了加强消防工作的文件。

  经费投入

  各地均制定了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逐年增长的消防经费保障机制,明确了最低保障标准,消防部门的所有业务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中央和地方消防经费投入年增幅达到25%以上,2011年消防经费总额超过416亿元。

  为改善消防基础建设,各地把消防队(站)、消火栓、消防装备和多种形式消防队建设等纳入政府工作考评。3年中,全国新建消防队(站)1200多个,新增消火栓20多万个,新购消防车辆6200多辆;政府专职消防队、企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队员接近16万人,成为公安消防队伍的重要补充力量。

  士兵提干

  各地公安消防部队把队伍建设作为践行"三句话"总要求的根本来抓,着力打造让党和政府放心、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公安消防铁军。

  为坚定理想信念,各地持续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三句话"总要求已成为广大消防官兵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追求。全国公安消防部队无论是排查整治火灾隐患,还是灭火救援战斗;无论是抢险救灾,还是处理突发事件,都坚决服从各级党委、政府调遣,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彰显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政治本色。

  与此同时,各地广泛开展大教育大培训,对所有团以上干部、所有基层干部进行轮训,制定实施人才队伍建设五年规划,3年中,共有近万名优秀地方大学生入警,5500多名优秀士兵提干。

  在管理教育正规化建设方面,各地持续开展"五无"创建活动,部队管理正规有序;开展"廉政消防"建设,制定并实施公安消防部队 "四个严禁",狠抓"两个禁令"专项整治,部队事故案件明显减少。

  火患整治成效明显,灭火救援无畏向前

  面对复杂的消防安全形势和艰巨繁重的灭火救援任务,广大消防官兵从"三句话"总要求中汲取力量,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

  为深入推进消防管理创新,各地公安消防部队推进构筑消防安全 "防火墙"工程、加强单位"四个能力"建设,推行"网格化"管理、鼓励发展消防公益事业、加快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开展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消防管理创新取得了重大进展,基本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社会化消防工作格局。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全国火灾隐患的整治成效。各地保持排查整治火灾隐患的高压态势,开展消防安全"五大"活动、"清剿火患"战役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世博会、亚运会等系列重大活动消防安保,集中消除了一大批重大隐患。仅"清剿火患"战役中,就检查单位2500多万家,督促整改隐患1.5亿余处,其中重大隐患1.3万余家,重特大火灾事故大幅度下降。

  在灭火救援方面

  消防官兵的答卷同样让党和人民满意。在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救援和大连"7·16"、"8·29"特大油罐爆炸火灾事故处置,以及北京、浙江抗击暴雨台风等应急救援中,广大消防官兵赴汤蹈火、舍生忘死,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在公共场所装修方面

  消防大队在工程竣工时去现场再次巡查,会列出一些整改意见,照办就是了.然后就发一张消防验收审核同意书给建设单位。

  1、先填写《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审核申报表》、《上海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审核申报表》,记住申报单位应为建设单位,而不是施工单位.需要建设单位盖公章,并出示租房协议或购房协议.假如施工单位去办理,只能说是代办.。

  2、申报表上所填内容基本为主要建材,如隔墙材料/地面材料/顶面材料。

  3、需要准备该场所的整体消防验收的图纸复印件(一般在物管处有)。

  4、需要准备具体施工的场所的平面布置图,电气图,和消防改造图(若不动消防设施,可以在备注中说明),上述图纸需晒蓝图,并由具有设计资质的单位(比如建筑设计院)盖上出图章。

  5、当地消防大队会在10个工作日内去现场巡查,并提出书面意见.若同意,即可开工,不同意,可能要修改装修方案.

  6、装修完毕前二周,就可以递交《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申报表》,内容和申报表基本一致.一般消防大队会抽查2~3种建材去检测,检测费用为每项约1000元(最有可能抽到的是PVC管.木工板,窗帘等)。

  7、检测合格的话,建设单位至少2人参加消防培训(强制的),培训费在800元/人左右(各地费用估计略有差异)。

  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处于工业化初始阶段,火灾直接损失相应也比较低。20世纪50年代火灾直接损失平均每年约0.6亿元(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数据,也不包括森林、草原、军队和矿井地下火灾。以下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火灾损失也相应增加:60年代平均每年火灾直接损失为1.4亿元;70年代年均火灾损失近2.4亿元;80年代平均每年为3.2亿元。到了20世纪90年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已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火灾损失也急速上升:20世纪90年代火灾直接损失平均每年为10.6亿元;21世纪前五年间的年均火灾损失达15.5亿元,为20世纪80年代年均火灾损失的4.84倍。

  我国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公安部对全国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实施。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国务院领导全国的消防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

中国消防徽章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徽标

  新华社北京2018年10月10日电应急管理部近日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共中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公安消防部队、武警森林部队退出现役,成建制划归应急管理部,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自2018年10月10日零时起,至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制式服装配发前,原公安消防部队、武警森林部队和警种学院人员停止使用武警部队制式服装和标识服饰,统一穿着无武警标识的作训服,并在作训服左兜盖上方佩戴消防救援队伍身份标识牌。

  应急管理部同时发布了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标识牌式样及佩戴规则。标识牌由应急管理部统一制作,配发对象为在编在职干部、队员和消防专业院校学员。凡不在配发范围内的人员,一律不得佩戴消防救援队伍人员标识牌。消防救援队伍管理指挥干部、专业技术干部、高等专科学校学员佩戴干部标识牌,消防救援队伍队员、消防员学校学员佩戴队员标识牌。

本文网址:http://m.v622.cn/a/32/160.html

. 广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