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10多年跋山涉水,耗费巨资搜集古典家具和古瓷器的他,如今更多的把目光投放在流落在异国他乡的中国古代文物上。国内第一家以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的主要发起人之一。
人物思想十年以来,金华市为申报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大量的工作,虞先生为家乡感到欣慰的同时无不表示出自己的忧虑:中国有大量的文物流失在海外,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慢慢在丧失,身为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副总干事的他,形容及时抢救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是一项"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文化工程。他说,申报不是为创建而申报,而是为了提示文化传统底蕴的生命力是永恒的这一概念。他举例说,中国的故宫--一个雄壮、宏伟而又赋有讲究的巨大工程,融入了太多先人的聪明才智,让全世界看到一个独一无二的建筑奇迹。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不能有急功近利的心态,更不能摒弃自身的文化,只有保留自身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这个城市才有和谐的生命力,才有中华民族的气魄。
收藏经历文物是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血脉
"文物是一个国家悠久历史的实物见证,是一个民族古老文明的形象载体,是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血脉。然而,由于战争等原因,大量的我国古代文物流落海外,成为他国博物院内的藏品。据不完全统计,在48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收藏的中国文物超过200万件,这还不包括流落在私人手中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文物的流失不仅导致民族血脉的断裂,而且破坏了中华文明的完整性。"虞长生向记者介绍了我国流失海外文物的有关情况。